鱖魚常棲息在靜水或緩流水域中,冬季是很少出來活動的,大多就在深水裡越冬,在春季天氣轉暖的時候,它們就喜歡出來游動,游到沿岸淺水處去覓食。有的習慣在湖底下躺臥,一般是晝伏夜才出動。在每年5~7月的時候,它們會在雨後山洪的入水口或江河急流處產卵。6~7月是它們吃食最旺盛的時期,這也正是垂釣鱖魚的黃金季節。
鱖魚的分佈極為廣泛,我國大多數江河、湖泊中都有它的蹤跡。
在亂石成堆的河灘,人站岸邊,選擇水下最陰暗、看似最細小的縫隙,將鉤餌垂直投入穴窩,竿子輕輕點動,如果有魚咬鉤,手感反應很猛烈,此時應放鬆幾秒鐘,待其吞進鉤鉤牢再提竿。如果沒有反應,說明此窩無魚,則另選穴位投釣。這一石灘釣完了,又轉移到另一石灘。這種垂釣方法雖然辛苦些,但比定位固守更有把握。
垂釣鱖魚,可用手竿或海竿,選用軟梢尖子最好。因魚嘴較大,最好選用釣門稍寬的釣鉤。鱖魚主要靠視覺攝取食物,因此,釣餌應以新鮮活餌為好。紅蟲有磷光,可綁把上鉤;蚯蚓選用新鮮整條的,從上中部穿往中下部,露著頭和尾,有活感;河蝦選用3~5厘米中等個上鉤較為理想,將鉤掛住蝦背梢靠尾端,易於保鮮保活;泥鰍5~7厘米長的最合適,魚鉤從正對肛門的背部皮下鉤入,不致影響它在水中游竄;小船釘要鉤在它的背鰭處,使其在水中游動自如。鱖魚習慣在有大亂石堆、樹樁、木排、橋墩的水域內活動。在這類的地方確定釣點後,投竿施釣,應不時地將釣線徐徐提起5~6厘米,並稍稍向左右近旁拉移,使釣餌在水中有動感,易於被鱖魚發現。
鱖魚發現釣餌後,捕食動作很是兇猛,在浮漂上的反應也十分明顯,有時一下向斜下方沒入水中。這時即可猛提魚竿,使其鉤牢魚嘴。在提移釣線的過程中,有時突然手感顫動,這也是鱖魚咬上了鉤。這時亦應猛抖手腕,把魚鉤緊。鱖魚被鉤住後,會把背上鰭及嘴邊的小刺豎立起來,這時要注意,千萬當心別被刺紮著(因刺有毒),最好戴上布手套抓住取鉤,或把魚輕輕踩在腳下,慢慢摘下釣鉤,小心地裝進魚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