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會和朋友去一些小店覓食,因為價格便宜之餘,往往帶有不少的驚喜。雖然很多這樣的小店都隱身於小巷中,如不經人指點是絕對找不出來,但他們都有著同樣吸引人的特點——擁有自己的味道,以至經營多年依然門庭若市。
小店吃出美味
在擁擠逼仄的員村西街,當我們找到位於華榮廣場的這家「味鮮菜館」,簡直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。同來的幾個老友說,如果不是朋友介紹,無論如何都不會找到這裡來吃飯。店面雖然不大,但環境挺舒適。看到菜牌的價錢如此便宜,甫一坐定,我們就劈里啪啦點了好幾個菜,當然,都是店裡的特色主打菜:錫紙冰梅骨、鍋仔禾花魚、鮮味蔥油雞等。菜一上來,香飄四座,天然、濃郁、鮮美的滋味,一下子就征服了我們,以致於大家狼吞虎嚥地吃了個大半飽,才開始細細地品味一道道菜式的奧妙……
鐵板錫紙冰梅骨
鐵板錫紙冰梅骨是一款地道的廣州風味,以冰梅入味,用錫紙包裹在滾燙的鐵板上起菜,入口沁著梅子恰到好處的酸甜,細嚼時滿口排骨特有肉香的鮮嫩,整道菜爽滑可口,顛覆了糖醋類排骨濃酸甜膩的傳統,可以說的骨類做法中的極品。鍋仔禾花魚,名字普通,但味道不平凡,將新鮮的野生禾花魚過油煮熟但不炸透,和芹菜、西紅柿等配菜炒熱後用鍋仔上,邊炒邊吃,越吃越香,既保留了粵菜魚類做法的鮮美,又融合了北方菜的濃香,是一道創意非凡的南北菜式。還有以鄉下土雞為原料蔥油雞,各式原汁原味燉盅,蘿蔔潤魚頭煲、香蔥芫茜撈肚尖……讓你大快朵頤,越吃越有味,越吃越想吃。
在和飯店老闆的攀談中,我們瞭解到這家飯店的大廚原來在許多高檔餐館做過,並在北方闖蕩了多年。當問到大廚做好菜有什麼秘訣時,大廚回答說,其實很簡單,熟能生巧,加上一顆平常心,做平常人喜歡吃的菜就行了。
孔子曰:「禮失求諸野」,談到飲食,「小店吃出美味」道理也是一樣的。皇城風土全滋味
小時侯曾與父母去過北京一次,對北京的唯一印象是滿街的食物——糕點、羊肉串、糖葫蘆……那時也不知什麼原因,一向節儉的母親卻難得大方的讓我吃了個飽,於是對北京美食的第一印象好得不得了。長大後自然覺得京菜是難得的美味,但在廣州這個集合南北菜餚的美食城市,卻一直沒發現兒時那熟悉的味道。
前日,在朋友的帶領下,記者來到廣園中路松柏東街的「京來順」北京菜館試菜,坐下後才發現桌面上竟有久違的手撕餅,一時間喜出望外。在老闆的介紹下,我們還品嚐了地道的南瓜饃與荷葉鴨,那可真是色香味全,有種身臨京城的感覺,朋友這才告訴我,原來此店的老闆本身就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,從小北京長大,來廣州後一直從事餐飲企業,做菜用的原材料都是老闆一大早親自採購而來的,確保新鮮。我們又分別品嚐了店裡的招牌香酥羊排、小雞燉疙瘩、爽口菜……就在我吃得不亦樂乎時才發現在這兒基本坐滿,並有不少人在門外排隊準備扎堆,將小店裡的氣氛烘托得異常熱鬧。
回味無窮開胃菜
前兩日與朋友在桂花崗找地方打牙祭,發現了飛鵝西路有一家不錯的韓國料理。店面很小,大概8張桌子,很溫馨的家庭作坊。打開菜譜,是中韓雙語的,才發現,坐我們前面的兩桌人都是韓國人,老闆用一口流利的韓語和他們對話。服務員是個小個人女孩,向我們介紹了一下特色菜。我們點了一份拌飯,一份炒年糕,一份五花肉,還有一份蔥餅。
點完菜,服務員送上來3碟免費的餐前泡菜小食,還有兩雙銀筷子和兩個湯匙,一看就覺得很地道,看著那個湯匙,很有韓國feel。最先上來的是蔥餅,然後是炒年糕與石鍋拌飯,炒年糕裡面有大白菜,酸辣酸辣,好開胃。最後上來的是烤五花肉,當我正很不專業烤著肉的時候,老闆娘走過來幫忙,閒聊了幾句,得知這裡的老闆與廚師是都朝鮮族人,所以能講流利的韓語和中文。還教我們,地道吃韓國菜的方法是一口飯、一口湯、一口肉、吃得我們倆不亦樂乎 |